第03章 数据结构和序列
本章讨论Python的内置功能,这些功能本书会用到很多。虽然扩展库,比如pandas和Numpy,使处理大数据集很方便,但它们是和Python的内置数据处理工具一同使用的。
我们会从Python最基础的数据结构开始:元组、列表、字典和集合。然后会讨论创建你自己的、可重复使用的Python函数。最后,会学习Python的文件对象,以及如何与本地硬盘交互。
3.1 数据结构和序列
Python的数据结构简单而强大。通晓它们才能成为熟练的Python程序员。
元组
元组是一个固定长度,不可改变的Python序列对象。创建元组的最简单方式,是用逗号分隔一列值:
1 | In [1]: tup = 4, 5, 6 |
当用复杂的表达式定义元组,最好将值放到圆括号内,如下所示:
1 | In [3]: nested_tup = (4, 5, 6), (7, 8) |
用tuple
可以将任意序列或迭代器转换成元组:
1 | In [5]: tuple([4, 0, 2]) |
可以用方括号访问元组中的元素。和C、C++、JAVA等语言一样,序列是从0开始的:
1 | In [8]: tup[0] |
元组中存储的对象可能是可变对象。一旦创建了元组,元组中的对象就不能修改了:
1 | In [9]: tup = tuple(['foo', [1, 2], True]) |
如果元组中的某个对象是可变的,比如列表,可以在原位进行修改:
1 | In [11]: tup[1].append(3) |
可以用加号运算符将元组串联起来:
1 | In [13]: (4, None, 'foo') + (6, 0) + ('bar',) |
元组乘以一个整数,像列表一样,会将几个元组的复制串联起来:
1 | In [14]: ('foo', 'bar') * 4 |
对象本身并没有被复制,只是引用了它。
拆分元组
如果你想将元组赋值给类似元组的变量,Python会试图拆分等号右边的值:
1 | In [15]: tup = (4, 5, 6) |
即使含有元组的元组也会被拆分:
1 | In [18]: tup = 4, 5, (6, 7) |
使用这个功能,你可以很容易地替换变量的名字,其它语言可能是这样:
1 | tmp = a |
但是在Python中,替换可以这样做:
1 | In [21]: a, b = 1, 2 |
变量拆分常用来迭代元组或列表序列:
1 | In [27]: seq = [(1, 2, 3), (4, 5, 6), (7, 8, 9)] |
另一个常见用法是从函数返回多个值。后面会详解。
Python最近新增了更多高级的元组拆分功能,允许从元组的开头“摘取”几个元素。它使用了特殊的语法*rest
,这也用在函数签名中以抓取任意长度列表的位置参数:
1 | In [29]: values = 1, 2, 3, 4, 5 |
rest
的部分是想要舍弃的部分,rest的名字不重要。作为惯用写法,许多Python程序员会将不需要的变量使用下划线:
1 | In [33]: a, b, *_ = values |
tuple方法
因为元组的大小和内容不能修改,它的实例方法都很轻量。其中一个很有用的就是count
(也适用于列表),它可以统计某个值得出现频率:
1 | In [34]: a = (1, 2, 2, 2, 3, 4, 2) |
列表
与元组对比,列表的长度可变、内容可以被修改。你可以用方括号定义,或用list
函数:
1 | In [36]: a_list = [2, 3, 7, None] |
列表和元组的语义接近,在许多函数中可以交叉使用。
list
函数常用来在数据处理中实体化迭代器或生成器:
1 | In [42]: gen = range(10) |
添加和删除元素
可以用append
在列表末尾添加元素:
1 | In [45]: b_list.append('dwarf') |
insert
可以在特定的位置插入元素:
1 | In [47]: b_list.insert(1, 'red') |
插入的序号必须在0和列表长度之间。
警告:与
append
相比,insert
耗费的计算量大,因为对后续元素的引用必须在内部迁移,以便为新元素提供空间。如果要在序列的头部和尾部插入元素,你可能需要使用collections.deque
,一个双尾部队列。
insert的逆运算是pop,它移除并返回指定位置的元素:
1 | In [49]: b_list.pop(2) |
可以用remove
去除某个值,remove
会先寻找第一个值并除去:
1 | In [51]: b_list.append('foo') |
如果不考虑性能,使用append
和remove
,可以把Python的列表当做完美的“多重集”数据结构。
用in
可以检查列表是否包含某个值:
1 | In [55]: 'dwarf' in b_list |
否定in
可以再加一个not:
1 | In [56]: 'dwarf' not in b_list |
在列表中检查是否存在某个值远比字典和集合速度慢,因为Python是线性搜索列表中的值,但在字典和集合中,在同样的时间内还可以检查其它项(基于哈希表)。
串联和组合列表
与元组类似,可以用加号将两个列表串联起来:
1 | In [57]: [4, None, 'foo'] + [7, 8, (2, 3)] |
如果已经定义了一个列表,用extend
方法可以追加多个元素:
1 | In [58]: x = [4, None, 'foo'] |
通过加法将列表串联的计算量较大,因为要新建一个列表,并且要复制对象。用extend
追加元素,尤其是到一个大列表中,更为可取。因此:
1 | everything = [] |
要比串联方法快:
1 | everything = [] |
排序
你可以用sort
函数将一个列表原地排序(不创建新的对象):
1 | In [61]: a = [7, 2, 5, 1, 3] |
sort
有一些选项,有时会很好用。其中之一是二级排序key,可以用这个key进行排序。例如,我们可以按长度对字符串进行排序:
1 | In [64]: b = ['saw', 'small', 'He', 'foxes', 'six'] |
稍后,我们会学习sorted
函数,它可以产生一个排好序的序列副本。
二分搜索和维护已排序的列表
bisect
模块支持二分查找,和向已排序的列表插入值。bisect.bisect
可以找到插入值后仍保证排序的位置,bisect.insort
是向这个位置插入值:
1 | In [67]: import bisect |
注意:
bisect
模块不会检查列表是否已排好序,进行检查的话会耗费大量计算。因此,对未排序的列表使用bisect
不会产生错误,但结果不一定正确。
切片
用切边可以选取大多数序列类型的一部分,切片的基本形式是在方括号中使用start:stop
:
1 | In [73]: seq = [7, 2, 3, 7, 5, 6, 0, 1] |
切片也可以被序列赋值:
1 | In [75]: seq[3:4] = [6, 3] |
切片的起始元素是包括的,不包含结束元素。因此,结果中包含的元素个数是stop - start
。
start
或stop
都可以被省略,省略之后,分别默认序列的开头和结尾:
1 | In [77]: seq[:5] |
负数表明从后向前切片:
1 | In [79]: seq[-4:] |
需要一段时间来熟悉使用切片,尤其是当你之前学的是R或MATLAB。图3-1展示了正整数和负整数的切片。在图中,指数标示在边缘以表明切片是在哪里开始哪里结束的。
在第二个冒号后面使用step
,可以隔一个取一个元素:
1 | In [81]: seq[::2] |
一个聪明的方法是使用-1
,它可以将列表或元组颠倒过来:
1 | In [82]: seq[::-1] |
序列函数
Python有一些有用的序列函数。
enumerate函数
迭代一个序列时,你可能想跟踪当前项的序号。手动的方法可能是下面这样:
1 | i = 0 |
因为这么做很常见,Python内建了一个enumerate
函数,可以返回(i, value)
元组序列:
1 | for i, value in enumerate(collection): |
当你索引数据时,使用enumerate
的一个好方法是计算序列(唯一的)dict
映射到位置的值:
1 | In [83]: some_list = ['foo', 'bar', 'baz'] |
sorted函数
sorted
函数可以从任意序列的元素返回一个新的排好序的列表:
1 | In [87]: sorted([7, 1, 2, 6, 0, 3, 2]) |
sorted
函数可以接受和sort
相同的参数。
zip函数
zip
可以将多个列表、元组或其它序列成对组合成一个元组列表:
1 | In [89]: seq1 = ['foo', 'bar', 'baz'] |
zip
可以处理任意多的序列,元素的个数取决于最短的序列:
1 | In [93]: seq3 = [False, True] |
zip
的常见用法之一是同时迭代多个序列,可能结合enumerate
使用:
1 | In [95]: for i, (a, b) in enumerate(zip(seq1, seq2)): |
给出一个“被压缩的”序列,zip
可以被用来解压序列。也可以当作把行的列表转换为列的列表。这个方法看起来有点神奇:
1 | In [96]: pitchers = [('Nolan', 'Ryan'), ('Roger', 'Clemens'), |
reversed函数
reversed
可以从后向前迭代一个序列:
1 | In [100]: list(reversed(range(10))) |
要记住reversed
是一个生成器(后面详细介绍),只有实体化(即列表或for循环)之后才能创建翻转的序列。
字典
字典可能是Python最为重要的数据结构。它更为常见的名字是哈希映射或关联数组。它是键值对的大小可变集合,键和值都是Python对象。创建字典的方法之一是使用尖括号,用冒号分隔键和值:
1 | In [101]: empty_dict = {} |
你可以像访问列表或元组中的元素一样,访问、插入或设定字典中的元素:
1 | In [104]: d1[7] = 'an integer' |
你可以用检查列表和元组是否包含某个值的方法,检查字典中是否包含某个键:
1 | In [107]: 'b' in d1 |
可以用del
关键字或pop
方法(返回值的同时删除键)删除值:
1 | In [108]: d1[5] = 'some value' |
keys
和values
是字典的键和值的迭代器方法。虽然键值对没有顺序,这两个方法可以用相同的顺序输出键和值:
1 | In [117]: list(d1.keys()) |
用update
方法可以将一个字典与另一个融合:
1 | In [119]: d1.update({'b' : 'foo', 'c' : 12}) |
update
方法是原地改变字典,因此任何传递给update
的键的旧的值都会被舍弃。
用序列创建字典
常常,你可能想将两个序列配对组合成字典。下面是一种写法:
1 | mapping = {} |
因为字典本质上是2元元组的集合,dict可以接受2元元组的列表:
1 | In [121]: mapping = dict(zip(range(5), reversed(range(5)))) |
后面会谈到dict comprehensions
,另一种构建字典的优雅方式。
默认值
下面的逻辑很常见:
1 | if key in some_dict: |
因此,dict的方法get和pop可以取默认值进行返回,上面的if-else语句可以简写成下面:
1 | value = some_dict.get(key, default_value) |
get默认会返回None,如果不存在键,pop会抛出一个例外。关于设定值,常见的情况是在字典的值是属于其它集合,如列表。例如,你可以通过首字母,将一个列表中的单词分类:
1 | In [123]: words = ['apple', 'bat', 'bar', 'atom', 'book'] |
setdefault
方法就正是干这个的。前面的for循环可以改写为:
1 | for word in words: |
collections
模块有一个很有用的类,defaultdict
,它可以进一步简化上面。传递类型或函数以生成每个位置的默认值:
1 |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faultdict |
有效的键类型
字典的值可以是任意Python对象,而键通常是不可变的标量类型(整数、浮点型、字符串)或元组(元组中的对象必须是不可变的)。这被称为“可哈希性”。可以用hash
函数检测一个对象是否是可哈希的(可被用作字典的键):
1 | In [127]: hash('string') |
要用列表当做键,一种方法是将列表转化为元组,只要内部元素可以被哈希,它也就可以被哈希:
1 | In [130]: d = {} |
集合
集合是无序的不可重复的元素的集合。你可以把它当做字典,但是只有键没有值。可以用两种方式创建集合:通过set函数或使用尖括号set语句:
1 | In [133]: set([2, 2, 2, 1, 3, 3]) |
集合支持合并、交集、差分和对称差等数学集合运算。考虑两个示例集合:
1 | In [135]: a = {1, 2, 3, 4, 5} |
合并是取两个集合中不重复的元素。可以用union
方法,或者|
运算符:
1 | In [137]: a.union(b) |
交集的元素包含在两个集合中。可以用intersection
或&
运算符:
1 | In [139]: a.intersection(b) |
表3-1列出了常用的集合方法。
所有逻辑集合操作都有另外的原地实现方法,可以直接用结果替代集合的内容。对于大的集合,这么做效率更高:
1 | In [141]: c = a.copy() |
与字典类似,集合元素通常都是不可变的。要获得类似列表的元素,必须转换成元组:
1 | In [147]: my_data = [1, 2, 3, 4] |
你还可以检测一个集合是否是另一个集合的子集或父集:
1 | In [150]: a_set = {1, 2, 3, 4, 5} |
集合的内容相同时,集合才对等:
1 | In [153]: {1, 2, 3} == {3, 2, 1} |
列表、集合和字典推导式
列表推导式是Python最受喜爱的特性之一。它允许用户方便的从一个集合过滤元素,形成列表,在传递参数的过程中还可以修改元素。形式如下:
1 | [expr for val in collection if condition] |
它等同于下面的for循环;
1 | result = [] |
filter条件可以被忽略,只留下表达式就行。例如,给定一个字符串列表,我们可以过滤出长度在2及以下的字符串,并将其转换成大写:
1 | In [154]: strings = ['a', 'as', 'bat', 'car', 'dove', 'python'] |
用相似的方法,还可以推导集合和字典。字典的推导式如下所示:
1 | dict_comp = {key-expr : value-expr for value in collection if condition} |
集合的推导式与列表很像,只不过用的是尖括号:
1 | set_comp = {expr for value in collection if condition} |
与列表推导式类似,集合与字典的推导也很方便,而且使代码的读写都很容易。来看前面的字符串列表。假如我们只想要字符串的长度,用集合推导式的方法非常方便:
1 | In [156]: unique_lengths = {len(x) for x in strings} |
map
函数可以进一步简化:
1 | In [158]: set(map(len, strings)) |
作为一个字典推导式的例子,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字符串的查找映射表以确定它在列表中的位置:
1 | In [159]: loc_mapping = {val : index for index, val in enumerate(strings)} |
嵌套列表推导式
假设我们有一个包含列表的列表,包含了一些英文名和西班牙名:
1 | In [161]: all_data = [['John', 'Emily', 'Michael', 'Mary', 'Steven'], |
你可能是从一些文件得到的这些名字,然后想按照语言进行分类。现在假设我们想用一个列表包含所有的名字,这些名字中包含两个或更多的e。可以用for循环来做:
1 | names_of_interest = [] |
可以用嵌套列表推导式的方法,将这些写在一起,如下所示:
1 | In [162]: result = [name for names in all_data for name in names |
嵌套列表推导式看起来有些复杂。列表推导式的for部分是根据嵌套的顺序,过滤条件还是放在最后。下面是另一个例子,我们将一个整数元组的列表扁平化成了一个整数列表:
1 | In [164]: some_tuples = [(1, 2, 3), (4, 5, 6), (7, 8, 9)] |
记住,for表达式的顺序是与嵌套for循环的顺序一样(而不是列表推导式的顺序):
1 | flattened = [] |
你可以有任意多级别的嵌套,但是如果你有两三个以上的嵌套,你就应该考虑下代码可读性的问题了。分辨列表推导式的列表推导式中的语法也是很重要的:
1 | In [167]: [[x for x in tup] for tup in some_tuples] |
这段代码产生了一个列表的列表,而不是扁平化的只包含元素的列表。
3.2 函数
函数是Python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代码组织和复用手段。作为最重要的原则,如果你要重复使用相同或非常类似的代码,就需要写一个函数。通过给函数起一个名字,还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。
函数使用def
关键字声明,用return
关键字返回值:
1 | def my_function(x, y, z=1.5): |
同时拥有多条return语句也是可以的。如果到达函数末尾时没有遇到任何一条return语句,则返回None。
函数可以有一些位置参数(positional)和一些关键字参数(keyword)。关键字参数通常用于指定默认值或可选参数。在上面的函数中,x和y是位置参数,而z则是关键字参数。也就是说,该函数可以下面这两种方式进行调用:
1 | my_function(5, 6, z=0.7) |
函数参数的主要限制在于:关键字参数必须位于位置参数(如果有的话)之后。你可以任何顺序指定关键字参数。也就是说,你不用死记硬背函数参数的顺序,只要记得它们的名字就可以了。
笔记:也可以用关键字传递位置参数。前面的例子,也可以写为:
1
2
3 my_function(x=5, y=6, z=7)
my_function(y=6, x=5, z=7)这种写法可以提高可读性。
命名空间、作用域,和局部函数
函数可以访问两种不同作用域中的变量:全局(global)和局部(local)。Python有一种更科学的用于描述变量作用域的名称,即命名空间(namespace)。任何在函数中赋值的变量默认都是被分配到局部命名空间(local namespace)中的。局部命名空间是在函数被调用时创建的,函数参数会立即填入该命名空间。在函数执行完毕之后,局部命名空间就会被销毁(会有一些例外的情况,具体请参见后面介绍闭包的那一节)。看看下面这个函数:
1 | def func(): |
调用func()之后,首先会创建出空列表a,然后添加5个元素,最后a会在该函数退出的时候被销毁。假如我们像下面这样定义a:
1 | a = [] |
虽然可以在函数中对全局变量进行赋值操作,但是那些变量必须用global关键字声明成全局的才行:
1 | In [168]: a = None |
注意:我常常建议人们不要频繁使用global关键字。因为全局变量一般是用于存放系统的某些状态的。如果你发现自己用了很多,那可能就说明得要来点儿面向对象编程了(即使用类)。
返回多个值
在我第一次用Python编程时(之前已经习惯了Java和C++),最喜欢的一个功能是:函数可以返回多个值。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:
1 | def f(): |
在数据分析和其他科学计算应用中,你会发现自己常常这么干。该函数其实只返回了一个对象,也就是一个元组,最后该元组会被拆包到各个结果变量中。在上面的例子中,我们还可以这样写:
1 | return_value = f() |
这里的return_value将会是一个含有3个返回值的三元元组。此外,还有一种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多值返回方式——返回字典:
1 | def f(): |
取决于工作内容,第二种方法可能很有用。
函数也是对象
由于Python函数都是对象,因此,在其他语言中较难表达的一些设计思想在Python中就要简单很多了。假设我们有下面这样一个字符串数组,希望对其进行一些数据清理工作并执行一堆转换:
1 | In [171]: states = [' Alabama ', 'Georgia!', 'Georgia', 'georgia', 'FlOrIda', |
不管是谁,只要处理过由用户提交的调查数据,就能明白这种乱七八糟的数据是怎么一回事。为了得到一组能用于分析工作的格式统一的字符串,需要做很多事情:去除空白符、删除各种标点符号、正确的大写格式等。做法之一是使用内建的字符串方法和正则表达式re
模块:
1 | import re |
结果如下所示:
1 | In [173]: clean_strings(states) |
其实还有另外一种不错的办法:将需要在一组给定字符串上执行的所有运算做成一个列表:
1 | def remove_punctuation(value): |
然后我们就有了:
1 | In [175]: clean_strings(states, clean_ops) |
这种多函数模式使你能在很高的层次上轻松修改字符串的转换方式。此时的clean_strings也更具可复用性!
还可以将函数用作其他函数的参数,比如内置的map函数,它用于在一组数据上应用一个函数:
1 | In [176]: for x in map(remove_punctuation, states): |
匿名(lambda)函数
Python支持一种被称为匿名的、或lambda函数。它仅由单条语句组成,该语句的结果就是返回值。它是通过lambda关键字定义的,这个关键字没有别的含义,仅仅是说“我们正在声明的是一个匿名函数”。
1 | def short_function(x): |
本书其余部分一般将其称为lambda函数。它们在数据分析工作中非常方便,因为你会发现很多数据转换函数都以函数作为参数的。直接传入lambda函数比编写完整函数声明要少输入很多字(也更清晰),甚至比将lambda函数赋值给一个变量还要少输入很多字。看看下面这个简单得有些傻的例子:
1 | def apply_to_list(some_list, f): |
虽然你可以直接编写[x *2for x in ints],但是这里我们可以非常轻松地传入一个自定义运算给apply_to_list函数。
再来看另外一个例子。假设有一组字符串,你想要根据各字符串不同字母的数量对其进行排序:
1 | In [177]: strings = ['foo', 'card', 'bar', 'aaaa', 'abab'] |
这里,我们可以传入一个lambda函数到列表的sort方法:
1 | In [178]: strings.sort(key=lambda x: len(set(list(x)))) |
笔记:lambda函数之所以会被称为匿名函数,与def声明的函数不同,原因之一就是这种函数对象本身是没有提供名称__name__属性。
柯里化:部分参数应用
柯里化(currying)是一个有趣的计算机科学术语,它指的是通过“部分参数应用”(partial argument application)从现有函数派生出新函数的技术。例如,假设我们有一个执行两数相加的简单函数:
1 | def add_numbers(x, y): |
通过这个函数,我们可以派生出一个新的只有一个参数的函数——add_five,它用于对其参数加5:
1 | add_five = lambda y: add_numbers(5, y) |
add_numbers的第二个参数称为“柯里化的”(curried)。这里没什么特别花哨的东西,因为我们其实就只是定义了一个可以调用现有函数的新函数而已。内置的functools模块可以用partial函数将此过程简化:
1 | from functools import partial |
生成器
能以一种一致的方式对序列进行迭代(比如列表中的对象或文件中的行)是Python的一个重要特点。这是通过一种叫做迭代器协议(iterator protocol,它是一种使对象可迭代的通用方式)的方式实现的,一个原生的使对象可迭代的方法。比如说,对字典进行迭代可以得到其所有的键:
1 | In [180]: some_dict = {'a': 1, 'b': 2, 'c': 3} |
当你编写for key in some_dict时,Python解释器首先会尝试从some_dict创建一个迭代器:
1 | In [182]: dict_iterator = iter(some_dict) |
迭代器是一种特殊对象,它可以在诸如for循环之类的上下文中向Python解释器输送对象。大部分能接受列表之类的对象的方法也都可以接受任何可迭代对象。比如min、max、sum等内置方法以及list、tuple等类型构造器:
1 | In [184]: list(dict_iterator) |
生成器(generator)是构造新的可迭代对象的一种简单方式。一般的函数执行之后只会返回单个值,而生成器则是以延迟的方式返回一个值序列,即每返回一个值之后暂停,直到下一个值被请求时再继续。要创建一个生成器,只需将函数中的return替换为yeild即可:
1 | def squares(n=10): |
调用该生成器时,没有任何代码会被立即执行:
1 | In [186]: gen = squares() |
直到你从该生成器中请求元素时,它才会开始执行其代码:
1 | In [188]: for x in gen: |
生成器表达式
另一种更简洁的构造生成器的方法是使用生成器表达式(generator expression)。这是一种类似于列表、字典、集合推导式的生成器。其创建方式为,把列表推导式两端的方括号改成圆括号:
1 | In [189]: gen = (x ** 2 for x in range(100)) |
它跟下面这个冗长得多的生成器是完全等价的:
1 | def _make_gen(): |
生成器表达式也可以取代列表推导式,作为函数参数:
1 | In [191]: sum(x ** 2 for x in range(100)) |
itertools模块
标准库itertools模块中有一组用于许多常见数据算法的生成器。例如,groupby可以接受任何序列和一个函数。它根据函数的返回值对序列中的连续元素进行分组。下面是一个例子:
1 | In [193]: import itertools |
表3-2中列出了一些我经常用到的itertools函数。建议参阅Python官方文档,进一步学习。
错误和异常处理
优雅地处理Python的错误和异常是构建健壮程序的重要部分。在数据分析中,许多函数函数只用于部分输入。例如,Python的float函数可以将字符串转换成浮点数,但输入有误时,有ValueError
错误:
1 | In [197]: float('1.2345') |
假如想优雅地处理float的错误,让它返回输入值。我们可以写一个函数,在try/except中调用float:
1 | def attempt_float(x): |
当float(x)抛出异常时,才会执行except的部分:
1 | In [200]: attempt_float('1.2345') |
你可能注意到float抛出的异常不仅是ValueError:
1 | In [202]: float((1, 2)) |
你可能只想处理ValueError,TypeError错误(输入不是字符串或数值)可能是合理的bug。可以写一个异常类型:
1 | def attempt_float(x): |
然后有:
1 | In [204]: attempt_float((1, 2)) |
可以用元组包含多个异常:
1 | def attempt_float(x): |
某些情况下,你可能不想抑制异常,你想无论try部分的代码是否成功,都执行一段代码。可以使用finally:
1 | f = open(path, 'w') |
这里,文件处理f总会被关闭。相似的,你可以用else让只在try部分成功的情况下,才执行代码:
1 | f = open(path, 'w') |
IPython的异常
如果是在%run一个脚本或一条语句时抛出异常,IPython默认会打印完整的调用栈(traceback),在栈的每个点都会有几行上下文:
1 | In [10]: %run examples/ipython_bug.py |
自身就带有文本是相对于Python标准解释器的极大优点。你可以用魔术命令%xmode
,从Plain(与Python标准解释器相同)到Verbose(带有函数的参数值)控制文本显示的数量。后面可以看到,发生错误之后,(用%debug或%pdb magics)可以进入stack进行事后调试。
3.3 文件和操作系统
本书的代码示例大多使用诸如pandas.read_csv之类的高级工具将磁盘上的数据文件读入Python数据结构。但我们还是需要了解一些有关Python文件处理方面的基础知识。好在它本来就很简单,这也是Python在文本和文件处理方面的如此流行的原因之一。
为了打开一个文件以便读写,可以使用内置的open函数以及一个相对或绝对的文件路径:
1 | In [207]: path = 'examples/segismundo.txt' |
默认情况下,文件是以只读模式('r')打开的。然后,我们就可以像处理列表那样来处理这个文件句柄f了,比如对行进行迭代:
1 | for line in f: |
从文件中取出的行都带有完整的行结束符(EOL),因此你常常会看到下面这样的代码(得到一组没有EOL的行):
1 | In [209]: lines = [x.rstrip() for x in open(path)] |
如果使用open创建文件对象,一定要用close关闭它。关闭文件可以返回操作系统资源:
1 | In [211]: f.close() |
用with语句可以可以更容易地清理打开的文件:
1 | In [212]: with open(path) as f: |
这样可以在退出代码块时,自动关闭文件。
如果输入f =open(path,'w'),就会有一个新文件被创建在examples/segismundo.txt,并覆盖掉该位置原来的任何数据。另外有一个x文件模式,它可以创建可写的文件,但是如果文件路径存在,就无法创建。表3-3列出了所有的读/写模式。
对于可读文件,一些常用的方法是read、seek和tell。read会从文件返回字符。字符的内容是由文件的编码决定的(如UTF-8),如果是二进制模式打开的就是原始字节:
1 | In [213]: f = open(path) |
read模式会将文件句柄的位置提前,提前的数量是读取的字节数。tell可以给出当前的位置:
1 | In [217]: f.tell() |
尽管我们从文件读取了10个字符,位置却是11,这是因为用默认的编码用了这么多字节才解码了这10个字符。你可以用sys模块检查默认的编码:
1 | In [219]: import sys |
seek将文件位置更改为文件中的指定字节:
1 | In [221]: f.seek(3) |
最后,关闭文件:
1 | In [223]: f.close() |
向文件写入,可以使用文件的write或writelines方法。例如,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无空行版的prof_mod.py:
1 | In [225]: with open('tmp.txt', 'w') as handle: |
表3-4列出了一些最常用的文件方法。
文件的字节和Unicode
Python文件的默认操作是“文本模式”,也就是说,你需要处理Python的字符串(即Unicode)。它与“二进制模式”相对,文件模式加一个b。我们来看上一节的文件(UTF-8编码、包含非ASCII字符):
1 | In [230]: with open(path) as f: |
UTF-8是长度可变的Unicode编码,所以当我从文件请求一定数量的字符时,Python会从文件读取足够多(可能少至10或多至40字节)的字节进行解码。如果以“rb”模式打开文件,则读取确切的请求字节数:
1 | In [232]: with open(path, 'rb') as f: |
取决于文本的编码,你可以将字节解码为str对象,但只有当每个编码的Unicode字符都完全成形时才能这么做:
1 | In [234]: data.decode('utf8') |
文本模式结合了open的编码选项,提供了一种更方便的方法将Unicode转换为另一种编码:
1 | In [236]: sink_path = 'sink.txt' |
注意,不要在二进制模式中使用seek。如果文件位置位于定义Unicode字符的字节的中间位置,读取后面会产生错误:
1 | In [240]: f = open(path) |
如果你经常要对非ASCII字符文本进行数据分析,通晓Python的Unicode功能是非常重要的。更多内容,参阅Python官方文档。
3.4 结论
我们已经学过了Python的基础、环境和语法,接下来学习NumPy和Python的面向数组计算。